飲酒不貪杯、玩樂不上癌,好色而不淫
陳敬仲,是春秋時陳國國君陳歷公的兒子。當時統治秩序和社會倫理道德非;靵y 在爭權奇利的斗爭中陳宣公的太子被系,面陳敬仲跟陳宜公的太子關系很好,是他的同 黨,為了逃避不測之禍,陳敬仲帶著家人進到了齊國
齊國的國君齊恒公是“春秋五”之首,他很注重任用人才,聽說陳敬仲德才兼備,在 陳國很有聲望,便一直想見他,只是沒有機會。陳敬仲剛到齊國,齊以便迫不及待地接 見了他。通過交談,齊恒公決定讓陳敬仲做卿。卿在當時是一種高官,一般是不輕易讓別 國的人做的,能做齊國的卿,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美事。
陳敬仲恭敬地向齊桓公施了一禮, 辭謝道
“我在陳國被逼得居無定處,只好 逃到貴國來寄居。如果承蒙您的恩典 讓我能在您的寬厚的政教下生活,就心 滿意足了。我本是個不明事理,沒有什 么才能的人,您能如此看重我,我已感 恩不盡,哪敢貪圖富貴,奢望做卿那樣 的高官呢?況且,我若做官,一定會招 致人們對您的非議,我又怎能給您添麻 煩呢?這件事萬萬不可!
齊桓公見他再三推辭,也就沒有再 難為他,而且讓他做了“工正”,管理各 種工匠
陳敬仲做了“工正”后,表現很出 色,齊桓公對他的才能更加賞識,經常 與他一起討論國事,他們之間的關系也 陳完像。公元前672年,陳歷公之子數仲因 日,陳敏仲請齊桓公到家中喝陳國內亂而出奔齊國,后被齊根公任命為工正 日益親密。
因封邑在田,故又被稱為田完。 酒。齊恒公帶著隨從人員來到陳敬仲席間,桓公與陳敬仲一起評古論今,越說越投機。高興處相視哈哈大笑;氣憤處摩拳 家中量宴
俗話說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,他們一直喝到太陽落山,桓公已有幾分醉意。但他仍覺 擦掌、扼腕長嘆。 得沒有盡興,吩咐左右:“點上燈火,我要與陳大夫再喝幾杯。
陳敬仲趕緊站起來,恭恭敬敬地說:“不能再喝了!我只想白天請您喝酒,晚上就不 敢奉陪了!”
桓公臉上露出不高興的神情,說:“我與你正喝到興頭上,你怎么能掃我的興呢?” 陳敬仲解釋道:“酒宴是一種禮儀性的活動,只能適可而止,不能過度。如果您因為 跟我唱酒而沒把握住分寸,遭到別人的指責,我怎能逃及罪責呢?所以,請您原諒,我實在 不能陪您喝酒了!
恒公仔細一想也有道理,便不再堅持了。 玩樂不上癮,飲酒不貪杯,好色而不淫,是做人的一種境界。喝酒誤事的事常有,但在酒 桌上不貪杯者鮮見。陳敬仲跟自己的主子齊恒公一起喝酒,仍然做到飲酒適度,并能勸說齊 恒公適可而止,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。且不說當部下的在酒桌上總想表現自己,想給主 子留下好印象,就是平等的朋友之間在酒桌上喝到興頭上,也難控制酒量,從這一點上看,陳 仲才是真正的有修養的男子漢,他不卑不亢,有理有節,其品格實在令人飲佩!